这是个充满诱惑的年代。我们获取满足感的时间,似乎越来越短了。
取而代之的是:
我知道肥胖影响健康,可我就是停不下嘴;
我知道多学习技能能提高竞争力,可我就是想休息想玩游戏;
我知道挣钱很重要,可挣钱很辛苦啊,躺着多舒服;
……
原地兜兜转转后,得出结论:哎没办法呀,懂得很多道理,依然过不好人生啊。
实际上,道理与行动之间隔着一条鸿沟,叫做“延迟满足”。
先说挣钱吧。
之前有位读者说,临公子好羡慕你呀,本职和副业都做得这么好,我也想多挣钱,但下班后只想躺着好好休息,周末和朋友聚聚餐,有没有什么办法提高执行力呢?
这是个很常见的状态。
人么,本性渴望即时反馈,而非延迟满足。
就像一些让人上瘾的游戏,一入场,马上送你奖励,你还没玩多久,又送你一套装备,5分钟、10分钟、20分钟……不断刺激,让你获得持续的满足。
不少人沉迷其中。
我完全可以理解,谁上班回来不想躺着刷手机?谁周末不想睡到自然醒,想干嘛就干嘛?这样的生活,在很多人眼中叫做“活在当下”。
但正是这种唾手可得的满足感,成为无数人的绊脚石。
一累就想休息,一困就想睡觉,一不顺就想发泄,对欲望不加以控制,只想要当下自己过得爽,这种姿态还谈什么挣钱?
就拿我这108线的兼职小号主,白天上班+晚上和周末码字+碎片时间处理运营等事务,我上一次全天休息,已经是去年大年初三的事好么,一年365天几乎没有休息过一天,去泡温泉还带着笔记本电脑你信么。
但没办法呐。
想要有长期的收获,必然要以短期的愉悦作为代价。
正如斯坦福大学那个著名的实验,那些不吃棉花糖的小孩并不是不喜欢吃,而是他们知道,坚持15分钟后就能多吃一块棉花糖。
十几年后,当年那些选择“等待15分钟”的孩子,普遍具有更强的竞争力。
在财富面前,“延迟满足”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。
前阵子的热播剧《三十而已》,里面的沪飘王漫妮,戳中了很多人的心。
她在高奢品牌店做柜姐,月薪1.5万,收入不算低,但相比她的欲望就显得有些苍白了。为了观景阳台愿意每月花7000元租金,每月寄回家2000元,日常习惯大手大脚,生活费所剩无几。听到别人说游轮旅行一定要升舱,王漫妮心动不已,刷信用卡也要升舱。
年过30,积蓄寥寥。
有人认为,她属于高配版的“精致穷”,花的是自己的钱,开心也是自己的,及时享乐有什么不对?
可你知道么,人生这条长路上,我们想要的只会越来越多,未来某一天,你可能会急需一笔钱救急,你可能会想买房,你可能遇到一个不错的投资机会。
到那时,一句“我没钱”,或许就意味着与一个宝贵的机遇擦肩而过。
说句现实的话,能攒下钱的人,日子通常过得都差不到哪里去。
他们懂得控制欲望,不会让日子在大开大合中濒临失控。
曾看过一部纪录片叫《富哥哥穷弟弟》,它也被很多人评论是真人版的“富爸爸穷爸爸”。主角是相差1岁的两个兄弟,人生轨迹却令人感慨不已。
哥哥伊凡21岁开始做生意,挣到了第一个100万英镑,不久又挣到2000万英镑,之后涉足政界,已经是身价千万英镑的名流。
弟弟大卫游手好闲,今朝有酒今朝醉,到47岁依然四处打零工。
弟弟从小到大只顾眼前快乐,长大了习惯向哥哥要钱,想要什么就得马上得到,靠欲望驱动行为。兄弟俩如今很少见面,一见面,他就咄咄逼人地质问哥哥,承诺送给自己一艘船为什么没有兑现?
而哥哥懂得延迟满足,从小帮人送报纸、修剪草坪挣钱,年纪轻轻就开始做生意,每一步都想着将来,他的财富也像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。
倘若说,及时享乐是兑现当下的态度,那么延迟满足,就是活在未来的能力。
今日头条、抖音的创始人张一鸣,在接受《财经》杂志采访时说:
“我的成功秘诀就是延迟满足感,而且最大的延迟满足,是思维上的。”
我是比较保守,比如很多公司花钱都是花了再融,而我总是预留足够的钱。保守的本质是因为我很相信“延迟满足感”,如果一件事情你觉得很好,你不妨再往后delay(延迟)一下,这会让你提高标准,同时留了buffer(缓冲)。
很多人人生中一半的问题都是这个原因造成的——没有延迟满足感。延迟满足感本质是克服人性弱点,而克服弱点,是为了更多的自由。
如果你认真观察,会发现优秀的企业掌门人都有一种共同特性,就是延迟满足。
就像华为,花费了大量财力物力人力在研发上,在国内顶级公司研发费用排行中稳居No.1。华为做的很多事情都不是短期能见效的。
其实,任正非一贯以来的策略都是放眼长期。
1987年,他在深圳一个破房子里创建了华为,有了一个“大欲望”:成为世界一流的设备供应商。2000年之后,深圳楼市发展得很快,于是部下给任正非提议:
"随便要点地盖盖房子,就能轻松实现100亿利润。"
然而被任正非一口回绝:
"挣完了大钱,就不愿意再回来挣小钱了。"
发展中途,任正非从不为短期利益所动,没去做房地产,没去做互联网,没去做资本运作。华为的目标始终是“成为世界一流的设备供应商”。
任正非也如愿地让“大欲望”,一点一滴变成现实。
企业家如此,普通人亦如此。
有人问我,临公子啊,写作多久能挣钱呐?其实我写作前两年收入不多,但一来,我对码字挺有兴趣,二来,认为自媒体是个不错的副业拓展方向,于是坚持下来。
有些人别说两年,连续更新两个月都做不到。
急于求成的心态,让无数人一付出就想尝到甜头,否则就马上放弃。没错,游戏很好玩、睡觉很舒服、热播剧很好看,只是正如村上春树所说:
“今天不想跑,所以才去跑。”
这是长跑者的思维方式。
他们看中的是未来的收益,而不是今天的快感。
这么说吧,人这辈子的功课之一,就是与人性中的弱点斗智斗勇。
毛姆在《月亮与六便士》说:“为了使灵魂宁静,一个人每天要做两件他不喜欢的事”。
太随心所欲,自然无法实现更大的目标,得到持久的欢喜。想要成就些东西,这世上唯有延迟满足才能帮到你。
分享给你们两个我亲测有效的小方法:
1、先做5分钟。
我做事时习惯用app计时,当我不想工作或必须坚持而力不从心时,我就默默对自己说:“先做5分钟看看,如果不行就休息”,然后开个5分钟的倒计时。
这么做最可能的结果是什么?
5分钟后,我已经逐渐进入状态了。
这种拆解任务的做法特别好使,把“大事”化小,小到你可以轻松迈出第一步。你知道,万事开头难,只要开始就成功了一半。
斯科特·派克 《少有人走的路》这么说到:
推迟满足感,意味着不贪图暂时的安逸,重新设置人生快乐与痛苦的次序:首先,面对问题并感受痛苦;然后,解决问题并享受更大的快乐,这是唯一可行的生活方式。
重新设置快乐与痛苦的次序,你会发现,结局天壤之别。
2、“把配额留给最爱”
作家刘墉说过他与梁实秋先生用餐时的一件事。
冷盘端上来,梁先生说他有糖尿病,不能吃带甜味的熏鱼。冰糖肘子端上来,他又说里面有冰糖,不能碰。什锦炒饭端上来,淀粉会转化成糖,又不能碰。
最后八宝饭端上来了。
没想到梁先生大笑道:“这个我要。”大家都傻眼了。他笑着解释:“我前面不吃,是为了后面多吃啊;因为我血糖高,得忌口,所以必须计划着,把那配额留给最爱。”
所有事情都套上约束,这不现实,但你可以给自己定个规矩,把“放纵”的配额留给最能带给你满足感的那件事,从而提高几分幸福感。
写这篇文章的目的,是想告诉大家:
延迟满足这个能力,不仅是人与动物的区别,也是优秀与不那么优秀的人的区别。
它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重要体现。你可能会发现,层次越低的人往往越懒惰,要么身体懒惰,要么思维懒惰。
人生中,我们要面对一些长任务,需要3年、5年、甚至十几年,才能实现梦想,而不擅克制、急功近利、好逸恶劳,将让你无力应对这些更加关键的长任务,失去获得更丰富体验的际遇。
总之,好东西都不便宜,都不可能唾手可得。
希望我们在和欲望与本性做斗争的过程中,体验到其乐无穷,用现在的苦,换取未来更多的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