宁波镇海中梁首府小区的业主,给小区物业送了一面锦旗,这句主题再加上“万科中国好物业”,一看就是老阴阳师了,夹枪带棒的锦旗,与万科的“中国好物业”的风评相去甚远。
收到“锦旗”的万科觉得很冤,而且这事儿给全行业造成了负面影响,万科必须表态,正面刚业主,申请退出小区。
万科物业冤吗?
收到锦旗的小区,可能觉得冤枉,但是真的上升到全行业的话,那可就真不算冤了。
这事儿一出,在万科物业那里憋了一口气的业主们,顺带着吐槽起来,有人@万科,能不能把拖了两年的泡水问题解决了。
宁波业主送锦旗,全国的业主敲锣打鼓,有些干脆学起来,给自家物业送锦旗,连“夸人”的用词都是一样的,做到了“文明骂街”。
不过这种真还算好的,物业经常对业主上演“全武行”,这种案例数不胜数,四川就曾有小区业主和物业商议公共问题,最终演变成了物业群殴业主,13个人被判刑。
而在南宁,有业主曾到物业办公室维权,本来没有肢体冲突,但是出来就遭到了物业有组织的袭击,现场血迹斑斑,有人被铁锹差点铲断半张脸。
这大约才是物业和业主能感受到的人间真实。
其实物业这个概念来到中国不过最近三十来年的事,它跟着房地产从香港进入内地,最开始能享受到物业服务的都是涉外小区,不是一般人能企及的,但是随着房地产扎根,物业也开始逐渐普及。
但是这么多年来下来,物业和业主积累下来的,大多数都是怨愤。
为啥呢?
物业收费,有包干制和酬金制,包干制就是物业收一笔固定的物业费,然后这一年盈亏就看它自己的了,而酬金制则是给物业一笔固定的管理费,然后小区的管理成本由业主共摊,实报实销。
国内绝大部分使用的都是包干制,业主求省心,物业求多赚钱,接下来就是良心活儿了,服务的质量就非常的不可控了。
比如小区的高层物业费中,通常含有电梯维护的费用,但是电梯经常成为一个困扰,有的电梯不好用,居民不敢乘电梯,有的电梯故障了也不修,十几层甚至二十几层的楼,还得爬楼梯。
西安的某小区还发生过故障电梯困死人,30天居然没有人发现,居民顺带着反应了物业其他的问题,林林总总的还真不少。
然而就在大家以为物业会吸取教训的时候,同一个小区的电梯,又停了,一停又是一个月,居民没办法,只能上政府的留言板上去求助了。
一犯再犯,能不愤怒?
很多业主觉得,为物业这事儿打官司不值当,但是事儿确实又恶心人,不交物业费总行了吧。
不行。
关于物业的监管,虽然不是真空,但是也是存在盲区的,《物业管理条例》虽然已经明确了双方的责任和义务,但是责任还是不对等,虽然物业可以有管理失误,但是业主不能不缴物业费。
业主不想打官司,但是物业有的是精力,而且如果物业起诉,都是一告一个准儿,这几年因为物业费的诉讼越来越多,矛盾进一步加深。
在业主看来,物业是“干啥啥不行”,但收钱行,坑钱也挺行的。
能额外收费的地方,物业怎么可能放过,尤其是车位,这可是开发商给物业留下来的“宝贵遗产”。
现在,小区车位都很紧张,也就意味着,车位是小区最有油水的地方了,那物业的招儿就多了:
开发商卖不了的,物业憋着给卖出去,事实上,开发商没卖是因为卖不出去吗?是因为没产权,轮到物业自然也就没法卖,连电视剧都在普及这个常识。
电视剧里,律师怼物业还挺爽,但是最终的结果我们也知道,没卖出去的车位,还是得向业主收租金。收钱是跑不了的,别说规划的车位了,连地面公共区域的停车位,物业也想再收一道钱。
以为买了产权车位就不收钱了吗?太年轻了。
湖南长沙的富基世纪公园的业主,自己掏钱买的车位,出入居然还是得付钱,物业给的说法是,掏了钱但是还没选固定车位,就得交钱,不然咋知道你买了,然而业主已经提前报备了车牌了,依然照收不误,维权的业主甚至被备注“一坨X”。
没买车位的业主,就更惨了。
在河南焦作的一个小区,为了“规范管理”,地下车库开始收钱了,别说不近人情,停车2小时免费,但是超过2小时的话,就10元/小时,以此类推,也就是说没有上限。
10元/小时的这个价格,别说在焦作,就是放眼整个河南甚至全国,超过过这个价格的城市也不多,堪称是天价了,如果每天刨除2小时的免费时段,220元/天,要是闲置车辆停在那里,1年的停车费,都可以再买一辆车了。
当然,物业也说了实话,“不愿意叫没有车位的人在地下长期停留”,其实说白了还是想让大家买车位。如果业主有个亲戚朋友的来小区怎么办呢?不好意思,乖乖交钱呗。
说是天价,但是物价部门也说,物价那边也没有标准,实行市场调节价,偏偏人家的价格也不能说是违法。
当然物业自然是要喊冤的,“物业可不仅仅是看个大门、打扫个卫生那么简单,看不见的成本太多,我们都不赚钱”。
但是,业主们不这么看,比如小区的公共区域可不是只花钱不赚钱的,现在的小区基本上都快被广告占领了。
小区门口的各种门上,教育类、保险类的广告铺天盖地,行人出入的门上,竖幅广告可以有,在车辆出入的抬升栏杆上,横幅广告也可以安排上;如果是高层,那电梯间的广告也少不了,按键上方可以安排LED屏幕的轮播,电梯门上可以贴横幅。
在电梯轿厢里面,三面都可以挂上广告,而最绝的是,电梯内里的门上,都可以使用投影设备安排上轮播的广告。
这些电梯广告,养活了不少广告界的独角兽和上市公司,想必管着这些广告进驻的物业,也赚了不少钱吧,但是到了年终,这些收入共享给业主的少之又少,物业费也没见着因此降下来。
钱哪儿去了呢?大家心知肚明。
这还不是最能坑钱的,有些物业为了坑钱,甚至在违法的边缘试探,前几年流行一个词,叫做“沙霸”,本来说是捞沙的,但是到了小区门口,这些沙霸就成了小区业主的噩梦,想装修,必须在沙霸这里买沙子,当然价格肯定比正常的要贵很多。
不买?你也别装修了。
看的见的大钱要收,看不到的小钱也要收,物业都是都说自己不赚钱,但看看财报就知道,这已经是一个超过万亿的大产业了,尤其是不少地产商开始追求轻资产之后,物业还真的符合轻资产的方向,赚钱虽然没盖房子那么多,但是赚钱能力可是不输房地产。
2014年开始,大点的地产公司纷纷让旗下的物业公司上市,26家港股内地物业公司的总市值达4337.22亿港元,平均市值为166.8亿港元。碧桂园服务一家公司的市值超过1000亿港元,万科的物业一直没打算上市,不过物业能挣多少钱财报还是有体现的,去年收入127亿,今年上半年67亿,增长了26.8%,还是一个好生意啊。
但是物业的口碑怎么提升,似乎是个全行业难题,以前动不动就有黑势力参与其中,现在规范很多,但是依旧矛盾重重。
像今年,跟万科物业解约的还不少。
6月份,在杭州的国信嘉园小区做了一次小区物业的满意度调查,进驻还不到一年的万科物业只有7.64%的综合满意度,最高价中标入驻,但是物业该干的活儿,不投诉就没进度,业主就质疑了,这是高价请来的“大爷”吗?
7月份,合肥的水墨兰庭小区也把万科物业给“炒”了,全体业主大会中,近70%的业主投了赞成票,而绊倒万科物业的,居然还有打扫卫生这样的小问题。
其实物业这个概念刚兴起的时候,大家对于交物业费是很抵制的,但是现在明白人越来越多了,很多人还是愿意出个不错的价格来购买好服务的,但是绝大多数物业的服务水平确实是有待提高的,否则,人们也不会对这张图那么有共鸣:
把口碑做好,这个行业的前景会更好一些